牛樟芝與人類

牛樟芝簡介 

•牛樟芝又名「牛樟菇」、「樟菇」、「窟內菰」、「神明菇」…等稱謂。是一種主產地為台灣的藥用真菌。

•其科學分類為:真菌界(Fungi),擔子菌門(Basidiomycota),擔子菌綱(Basidiomycetes),多孔菌目(Polyp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薄孔菌屬(Antrodia) , 牛樟芝種(Antrodia cinnamomea)。

•牛樟芝為非褶菌目、多孔菌科、多年生菇蕈菌類,外型呈板狀、鐘狀、馬蹄狀或塔狀;初生時鮮紅色,漸長變為淡紅褐色、淡褐色或淡黃褐色,顏色相當鮮明,被譽為「森林中的紅寶石」。含於口中有強烈的苦味。依其部位可分為子實體與菌絲體,子實體是菇蕈類的繁殖器官;菌絲體則是菇蕈類吸收養分的器官,由菌絲所組成,在吸收營養後菌絲可發育分化形成子實體。另外有一些特別的牛樟芝會是白色或黃色。

•牛樟芝為臺灣特有種,在天然狀況下只生長在海拔200至1500公尺間的臺灣特有的常綠闊葉大喬木的牛樟樹(Cinnamomum kanehirai Hayata)樹幹內壁中空處或陰暗潮濕表面上,為牛樟木特有腐植菌。雖然全世界的樟樹種類多達200多種,但是台灣的樟樹種類只有7種, 而牛樟樹又僅原生於台灣。牛樟樹的木材味極芳香且質硬,亦為上等的雕刻用材,目前已是瀕危受保護的植物,已被政府列為一級國寶級保育樹種。

•牛樟芝盛產期由每年5月中旬至10月下旬,11月過後牛樟芝的生長會漸趨緩慢,慢慢進入休眠而這時期也正是成熟的牛樟芝將體內養份轉化為三萜類化合物的重要時期。

•自1990年之後,台灣牛樟芝的研究開使起步,1995年才被生化界發表為新種。

牛樟芝推廣 

•據理筱龍記載,台灣早期的原住民,在原始森林中打獵,無意中發現牛樟樹腐朽中空的樹洞中的橘紅色真菌,於是採集來食之,口感雖苦,但不久口齒生津,且無不適。遂廣泛流傳,原住民的宿醉、肝臟病變、體力透支在食用牛樟芝後得到緩解。因此當時的原住民在外出狩獵或者採集時都會隨身攜帶一片牛樟芝,以達到提高身體機能的作用。並被原住民譽為『神藥』。

•另外此一『神藥』有另一種傳說:森林中牛樟木,若樹幹中有牛樟芝長成,往往有百步蛇出入,所以來此採集,可能不小心遭蛇噬而喪命。牛樟枯幹中若有人白骨, 那可能就是「人為菇喪命」 。

•牛樟芝以其神奇效果被原住民廣泛流傳,一直到清代的時候開始才漸漸被平地外面的人所瞭解。

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