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出處:中華醫事科技大學 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系碩士班
論文名稱:牛樟芝菌絲體對小鼠肝臟抗氧化與抗癌指標Nrf2之影響
作 者:陳宏恩
出 版 年:2020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是台灣特有的藥用真菌,其主要成分包含三萜類多醣體等化合物,研究顯示,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免疫調節及抗腫瘤作用。本研究目的是為了探討牛樟芝補充對小鼠的肝臟抗氧化相關指標之影響,以及抗癌指標Nrf2及HO-1蛋白,是否因牛樟芝補充而有所改變,也分析與氧化壓力有關的抗氧化酵素,進而探討牛樟芝對肝臟的保護作用。以固態培養樟芝菌絲體粉末為材料,實驗動物採六週齡之ICR 品系雄性小鼠,隨機分成4組,依據動物體重給予控制組(CM, RO水) 、低劑量組(LM, 500mg/kg BW)、中劑量組(MM, 1000mg/kg BW) 、高劑量組(HM, 2000mg /kg BW),每組14隻,每日以管餵方式給予試驗樣品,餵養14週後犧牲。比較各組肝臟組織均質液之Catalase、SOD抗氧化酵素活性、抗氧化蛋白GSH含量,以及抗癌指標Nrf2和相關蛋白HO-1。分析各組肝均質液抗氧化蛋白及酵素活性,結果顯示CAT及SOD酵素活性於補充牛樟芝後,各組顯著高於控制組。Nrf2蛋白有顯著較高趨勢;HO-1有顯著較低趨勢,TBARS及GSH則沒有顯著差異。表示補充牛樟芝有助於提高肝臟肝臟抗氧化能力的作用,HO-1較低可能反應了牛樟芝減少了肝臟氧化壓力。而牛樟芝菌絲體補充增加了抗癌指標Nrf2蛋白表現量,有助於肝臟組織細胞的保護作用。本研究可做為牛樟芝開發抗氧化、護肝等功效的保健食品之參考。
論文出處:靜宜大學 食品營養學系
論文名稱:台灣牛樟芝固態培養萃取物對免疫調節功能影響研究
作 者:林亮宏
出 版 年:2020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是台灣特有、稀少且珍貴的藥用蘑菇。傳統上,它被用來促進身體健康,包括防止藥物和食物中毒,改善腹瀉,保護肝臟,抵抗虛弱,抵抗疲勞,抗癌症腫瘤,抗發炎和免疫調節作用。牛樟芝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為多醣體,三萜類,與核酸。過去文獻顯示,固態培養的台灣牛樟芝菌絲體可以在小鼠模式下促進免疫細胞增殖, 並增強巨噬細胞和自然殺手細胞的功能活性。台灣牛樟芝子實體比菌絲體具有更強的生物活性成分。本研究旨在探討“ Leader Deluxe 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膠囊”(LDAC)的免疫調節作用。 LDAC是一種健康食品,它由子實體提取物和固態栽培的台灣牛樟芝菌絲體組成。本研究進行兩項補充研究。首先,作為非特異性免疫研究的一部分,將LDAC口服給予BABL / c雌性小鼠持續6週。在第二部分中,小鼠接受LDAC治療8週,並在特異性免疫研究中用卵蛋白素(OVA)進行刺激免疫性統。 LDAC增加了脾臟免疫細胞的生長,並增強巨噬細胞和自然殺手細胞的活性。它增加血清中介白素-2(IL-2),伽瑪干擾素(IFN-γ),免疫球蛋白G (IgG), 和抗卵蛋白素抗體G2a (OVA-IgG2a) 的血清濃度,並降低了介白素-4 (IL-4),介白素-5 (IL-5),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 免疫球蛋白E (IgE) 和抗卵蛋白素抗體E (Anti-OVA-IgE) 的血清濃度。因此,這項研究的發現強烈支持了LDAC具有免疫調節活性的觀點。
論文出處:國立中正大學 生命科學系分子生物研究所
論文名稱:牛樟芝萃取物對賀爾蒙療法無效攝護腺癌之作用及機轉研究
作 者:林育昰
出 版 年:2020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攝護腺癌為男性第二常見癌症,2018年全世界有130萬新病例被診斷出。過去研究發現,牛樟芝萃取物能抑制攝護腺癌細胞增生。然而;牛樟芝對不同非雄性素依賴型攝護腺癌細胞的作用與潛在機轉目前仍未清楚。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牛樟芝乙醇萃取物(EEAC),於攝護腺癌細胞DU145中的抗癌活性。實驗以XTT,傷口癒合和與細胞侵襲試驗,分別探討EEAC對DU145細胞增生率、遷移與侵犯能力之影響。另利用流式細胞儀、西方點墨法與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分析,探討EEAC抗癌活性機轉,並進一步評估EEAC合併docetaxel (DTX)對DU145細胞產生的作用。結果顯示,EEAC可有效抑制攝護腺癌DU145細胞之增生、遷移與侵犯能力,並且呈現劑量和時間依存性活性。而EEAC抑制DU145細胞中skp2 mRNA表達並降低蛋白生合成,進而降低CDK2表現造成細胞週期停滯於G0/G1 phase。此外,EEAC可以透過下調粒線體膜電位與增加Cl-PARP表達誘導細胞凋亡反應。另一方面,EEAC顯著提高DTX誘導Cl-PARP表達,這表示EEAC合併DTX可增強DTX誘導細胞凋亡作用。
論文出處:中國醫藥大學 癌症生物與藥物研發博士學位學程
論文名稱:皿培式牛樟芝之抗乳癌及抗氧化機制研究
作 者:陳又誠
出 版 年:2019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有抗乳癌及抗氧化作用
論文出處:國立東華大學 生命科學系
論文名稱:皿培牛樟芝作為癌症的補充和替代藥物的治療效果:兩個案例報告
作 者:龍輝
出 版 年:2019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目的:藥用真菌牛樟芝具有多種生物學活性,特別是在各種體外和體內動物模型中均顯示出抗腫瘤作用。這項案例報告的目的是說明皿培牛樟芝對乳腺癌和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效果,並確定口服給藥的療效和持續時間。方法:所有受試者參加研究前均已徵得其知情同意。病例報告由佛教慈濟醫學基金會花蓮慈濟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批准(批准代碼:CR108-05和CR108-06)。選擇一名乳腺癌癌患者和一名小細胞肺患者。收集並分析了磁共振成像、電腦斷層掃描、血液生化檢查、alpha-N-乙醯乳糖胺酶(Nagalase)檢查和循環腫瘤細胞(CTC)檢查的所有數據。結果:皿培牛樟芝使兩名癌症患者的腫瘤縮小,每天給藥10克,超過6個月。通過多種信號通路介導的免疫調節和細胞抑製作用,皿培牛樟芝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包括癌症標誌物在內的實驗室測試結果表明,患者的身體狀況已有明顯改善,在某些情況下,恢復了正常水平。皿培牛樟芝可防止藥物引起的肝損傷並增強輔助治療的療效。結論:皿培牛樟芝可能具有抗癌作用,可導致癌症腫瘤縮小。顯然,它與營養保健品一樣可以延長無病進展期癌症患者的預期壽命。皿培牛樟芝可以用作補充藥物,從而提高患者的總體生存率和生活品質。
論文出處:中國醫藥大學 藥學系碩士班
論文名稱:逆轉癌症多重抗藥性:牛樟芝三萜類化合物對P-醣蛋白之作用與機轉探討
作 者:王嬿翔
出 版 年:2018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
內文尚未公開
論文出處:國立陽明大學 傳統醫藥研究所
論文名稱:牛樟芝發酵產物之抗癌作用 – 經由多重路徑調控癌症幹細胞特性
作 者:劉裕明
出 版 年:2018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
牛樟芝菌絲體發酵液可以抑制肝癌細胞和食道癌細胞的細胞存活並有劑量依賴性和時間依賴性。牛樟芝菌絲體發酵液可增強放射線對食道癌細胞的存活抑制。由TGF-β觸發BE3食道癌細胞從多邊形轉變到紡錘形狀,可由牛樟芝菌絲體發酵液逆轉,亦可抑制BE3 食道癌細胞細胞象徵上皮間質轉化(EMT)侵襲性標記的細胞移行。
論文出處:國立臺灣大學 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探討皿培式牛樟芝萃取物在抗腫瘤和免疫調節的功效
作 者:徐向毅
出 版 年:2018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
The ethanol-extract of the dish-cultured Antrodia cinnamomea fruiting body inhibited the in vitro growth of various human cancer cell lines, including liver cancer cell (Hep G2), breast carcinoma cell (MDA-MB-231, SkBr3 and MCF-7), lung cancer (H-1975, H-1650, H-292, A549), and neuroblastoma SK-N-SH. And the in vivo study using nude mice showed that anti-tumor effect of the dish-cultured A. cinnamomea fruiting body is attributed by it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ies.
論文出處:國立臺灣大學 分子暨比較病理生物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評估皿培牛樟芝子實體抑制肝癌細胞及以D-氨基半乳糖誘發肝細胞損傷保護之效果
作 者:王馨翎
出 版 年:2018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皿培子實體的酒精初萃物能夠有效抑制HepG2及HA59T兩個肝癌細胞的增生及降低其存活率,並且使肝癌細胞的細胞週期停滯於G2/M期,同時也抑制肝癌細胞遷移及侵潤等腫瘤細胞的癌化特性。此外,我們給與初代培養的大鼠肝細胞及肝細胞株(Clone 9) 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來模擬肝細胞功能的損傷,結果發現給與D-氨基半乳糖降低了肝細胞製造白蛋白(在基因及蛋白質層級)、合成尿素及表現解毒酵素細胞色素的能力,而投與本初萃物能有效逆轉因D-氨基半乳糖所造成的肝細胞功能損傷。
論文出處:嘉南藥理大學 保健營養系
論文名稱:一般研磨及奈米研磨牛樟芝子實體促進 HT-29 人類結直腸癌細胞凋亡作用之比較
作 者:林慧如
出 版 年:2018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奈米研磨牛樟芝子實體 (Nanonized Antrodia cinnamomea fruiting body, NACFB)對大腸直腸癌 ( human colon adenocarcinoma cells, HT-29)細胞的毒殺作用具專一性且其 IC50 顯著低於一般研磨牛樟芝子實體 (Ground Antrodia cinnamomea fruiting body, GACFB)。NACFB 較 GACFB 更能增加 HT-29 細胞在 subG1、G1 與 S phase 的比例 (8.8、11.8 及 25.5%),並降低 G2/M phase 18.3%。NACFB 組較 GACFB 組顯著降低在抗細胞凋亡蛋白質 (B cell lymphoma 2) 中;顯著增加在 caspase-3 (cysteinyl aspartate-spesific protease-3) 及 caspase-9 (cysteinyl aspartate-spesific protease-9) 蛋白質。綜合以上,NACFB 較 GACFB 對 HT-29 細胞具有更佳的抑制分裂及促凋亡功效。
論文出處:美和科技大學 生技科技系健康產業碩士班
論文名稱:牛樟芝成份分析、生物活性及其 對人類肝癌細胞Hep G2抑制之研究
作 者:温峰昌
出 版 年:2017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皿培牛樟芝確可得到相當量的三萜類;多醣體含量是自製培養基之紅白牛樟均高於市售培養基;總多酚類含量與抗氧化力為皿培牛樟芝高於椴木白牛樟。另外研究發現皿培培養基添加重要元素P1可增加牛樟芝指標成份如Antcin A、B、H、DeSA和DeEA等含量。另外抗肝癌細胞試驗顯示牛樟芝有不錯抑癌效果。
論文出處:國立清華大學 生物資訊與結構生物研究所
論文名稱:藉由蛋白質體學分析牛樟芝對肝癌的醫療效益
作 者:林芷君
出 版 年:2017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
論文出處:國防醫學院 醫學科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固態培養牛樟芝化學成分及藥理活性之研究
作 者:嚴逸釗
出 版 年:2017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從固態培養的牛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菌絲體中分離出十三個化合物,其中十個為泛醌類(ubiquinones)化合物:antrocamol LT1 (1)、antrocamol LT2 (2)、antrocamol LT3 (3)、4-acetylantrocamol LT3 (4)、antroquinonol (5)、4-acetylantroquinonol (6)、antroquinonol B (7)、4-acetylantroquinonol B (8)、quinone Q3 (9)、antrocinnamone (10),兩個為苯類(benzenoids)化合物:4,7-dimethoxy-5-methyl-1,3-benzodioxole (11)、2,4-dimethoxy-6-methyl-benzene-1,3-diol (12),ㄧ個為丁烯二酸類(maleic acid)化合物:antrodin A (13)。泛醌類化合物(特別是具有4-hydroxy-cyclohex-2-enone及侧鏈具羥基的化合物)對於癌細胞的毒殺效果較佳。另外,4-acetylantrocamol LT3 (4)對HepG2肝癌細胞之細胞週期 sub G1期阻滯,可能會導致細胞凋亡。
論文出處:朝陽科技大學 應用化學系
論文名稱:牛樟芝純化物對人類泌尿道癌症的作用及其機轉之研究
作 者:裘坤元
出 版 年:2016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的純化合物Antrocin可抑制膀胱癌細胞的遷移和侵襲,以及Antcin H對人類腎癌細胞之抗遷移和抗侵襲作用
論文出處:嘉南藥理大學 生物科技系
論文名稱:探討牛樟芝萃取物對於以化學治療藥物處理肝癌細胞的影響
作 者:李姿融
出 版 年:2016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萃取液(EAC)與治療肝癌用藥(sorafenib)合併處理時,顯著抑制Huh-7和HepG2的生長,有抑制MAPK家族及細胞週期相關蛋白的表達、抑制增殖能力和降低遷移相關蛋白的表現量。而且EAC能增強Sorafenib誘導細胞死亡能力、增加肝癌細胞對sorafenib的敏感度及抑制肝癌細胞的遷移能力,因此依照結果建議在肝癌治療中若合併用藥時可以降低Sorafenib的使用量
論文出處:中國醫藥大學 藥學系
論文名稱:探討牛樟芝活性成分硫色多孔菌酸及去氫硫色多孔菌酸對內毒素誘導急性肺損傷之保護作用及其機轉
作 者:林采妤
出 版 年:2016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
論文出處:東海大學 食品科學系
論文名稱:以細胞模式評估真菌純化物抗轉移能力
作 者:傅宥勝
出 版 年:2016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所萃取出之純化合物NB-AB具抗癌活性與轉移潛力
論文出處:國立東華大學 生命科學系
論文名稱:牛樟芝子實體純化物 K4-2 抑制血管新生作用機轉之研究
作 者:羅御伶
出 版 年:2015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子實體萃取物FK4,經過再純化後得到K4-2,其對人類臍靜脈內皮細胞株HUVEC明顯抑制生長,透過抑制磷酸化 VEGFR-2 蛋白表現,進而抑制下游磷酸化蛋白 Akt, PLCγ1 及 p44/42 MAPK 表現,達到抑制 HUVEC 細胞生長。且能透過抑制 VEGFR-2 下游磷酸化蛋白Src family, FAK, p38 MAPK 表現,進而抑制細胞遷移能力。並觀察到K4-2 能抑制因 PMA 誘導 HUVEC 所形成的微管。透過 VEGFR-2的訊息傳遞路徑抑制血管新生,便可阻斷腫瘤的生長
論文出處:中華科技大學 健康科技研究所
論文名稱:固態培養牛樟芝成分利得一號抑制癌細胞轉移活性之機制
作 者:林進忠
出 版 年:2015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固態培養菌絲體乙醇萃取物,分離出特有之芳香環化合物成分2,3,5-Trimethoxy-4-cresol(LE01, 利得1號 ),其對A549肺癌細胞株遷移能力具有明顯之抑制效果,對細胞浸潤的情況有抑制效果,並有效減少70%之肺癌細胞貼附能力。分別對癌轉移高度相關酵素基質金屬蛋白酶(MMP-2、MMP-9)及尿激酶型纖溶酶原激活物(uPA)有活性抑制。另外對上皮细胞鈣黏蛋白(E-cadherin)中之蛋白激酶B(Akt)有抑制性;對基質金屬蛋白酶抑制劑(TIMP-1),則增加40%之表現。顯示其經由調控上皮-基質轉換的訊息路徑,達到抗肺癌轉移之作用
論文出處:朝陽科技大學 應用化學系生化科技所
論文名稱:樟芝液態發酵製備4-acetylantroquinonol B之研究探討
作 者:錢惟豪
出 版 年:2015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樟芝以液態發酵的方式增加生產4-acetylantroquinonol B(4-AAQB),其對肝癌細胞HepG2具有抑制增殖活性之作用
論文出處:慈濟大學 藥理暨毒理學系
論文名稱:牛樟芝萃取物對抗大腸癌細胞之活性探討
作 者:林琮荏
出 版 年:2015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成分antroquinonol衍生物AC009可以較顯著抑制大腸癌細胞 (DLD-1、RKO、HCT116及SW480) 的生長。同時,AC009會抑制大腸癌細胞之DNA生合成並造成細胞週期G0/G1期阻滯及細胞凋亡。
論文出處:嘉南藥理大學 生物科技系
論文名稱:探討牛樟芝萃取物對藥物誘導人類肝癌細胞死亡之影響
作 者:吳韋德
出 版 年:2015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酒精萃取物(EAC)可以明顯抑制Huh-7和HepG2肝癌細胞生長,而以藥物合併EAC處理時發現EAC可以明顯增強Huh-7和HepG2細胞對低濃度藥物的敏感度。G2 / M期細胞的百分比顯著增加,有抑制Hun-7細胞週期相關蛋白質
論文出處:國立臺灣大學 生化科技學系
論文名稱:牛樟芝抗癌活性及其品質管控之研究
作 者:鍾承翰
出 版 年:2015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子實體酒萃物對於肺癌 (A549)、肝癌 (HepG2) 與乳癌 (MCF-7) 皆有抑癌活性。其中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質活性表現量上升與cyclin D1蛋白質活性表現量下降。並利用phytomics similarity index (PSI)方法分析不同來源的牛樟芝子實體,且具有良好的辦識度。最後,牛樟芝液態醱酵濾液中的CoQ0可做為抗癌活性的指標成份,其能誘導肺癌A549細胞產生ROS導致細胞凋亡而達到抑癌效果
論文出處:國立中興大學 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所
論文名稱:樟芝菌絲體醣蛋白Antrodan合併順鉑在小鼠異體移植肺癌細胞株(LLC1)之模式中抑制腫瘤轉移並改善順鉑的腎毒性
作 者:陳佩君
出 版 年:2015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樟芝菌絲體醣蛋白(Antrodan)於小鼠實驗中能抑制肺臟與肝臟腫瘤轉移數量及原位腫瘤生長;降低血漿中尿激酶型血纖維蛋白溶解酶原活化因子(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uPA)與基質金屬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s)-2與-9的酵素活性;降低肺臟及肝臟中信號轉導及轉錄激活蛋白3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 STAT3)、有絲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细胞外調節蛋白激酶 (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 JNK)及p38之磷酸化作用與MMP-2及MMP-9的蛋白質表現;減少血獎中介白素-6含量及增加血漿中IFN-γ含量。另外,Antrodan可有效減少小鼠血漿中尿素氮含量及降低腎臟中p38磷酸化作用,以改善抗癌藥物順鉑(cisplatin)所造成的腎毒性
論文出處:長庚大學 臨床醫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探討中藥黃耆複方YQ1、牛樟芝及褐藻醣膠對肺癌治療之強化作用
作 者:黃澤宏
出 版 年:2015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
論文出處:中國醫藥大學 營養學系
論文名稱:樟芝萃取物(AC-0)抑制頭頸部細胞癌(FaDu-twist)的生長及轉移作用與降低裸鼠移植腫瘤的生長
作 者:邱立雯
出 版 年:2015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
論文出處:中國醫藥大學 藥學系
論文名稱:牛樟芝乙醇萃取物抑制人類非小細胞肺癌以及人類肝癌細胞遷移相關分子機制
作 者:陳穎儀
出 版 年:2015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
論文出處:中華醫事科技大學 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系
論文名稱:牛樟芝甲醇萃取物誘發A549 肺腺 癌細胞自我凋亡機制之探討
作 者:許筌翔
出 版 年:2014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萃取物誘發肺癌細胞A549自我凋亡,發現cytochrome C、Caspase-9、Caspase-3、Caspase-7、PARP蛋白質的表現量增加,BCL-XL的protein表現量會減少
論文出處:東海大學 化學系
論文名稱:樟芝純化物4,7-二甲氧基-5-甲基-1,3-二苯并間二氧雜戊烷及其第五取代衍生物抑制人類直腸腫瘤細胞增生及細胞週期G0/G1調控之研究
作 者:連秀屘
出 版 年:2014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樟芝萃取物之純化合物SY-1 (4,7-dimethoxy-5- methyl-l,3- benzodioxole)可有效之抑制人類直腸腫瘤細胞COLO 205的生長,會使癌細胞之細胞週期停留在G0/G1期,p53 、p21/Cip1 及p27/Kip1蛋白的表現會增加,而cyclin D1、cyclin D3及 cyclin A表現量則減少。當增加SY-1濃度則會誘導細胞產生細胞凋亡(apoptosis)。另外自行合成其第五取代衍生物apiole,也可有效之抑制人類直腸腫瘤細胞COLO 205的生長,使癌細胞之細胞週期停留在G0/G1期,p53 、p21/Cip1 及p27/Kip1蛋白的表現會增加,而cyclin D1表現量則減少。增加其濃度會誘導細胞凋亡(apoptosis),與細胞凋亡相關蛋白caspases3、8、9的表現量增加;bax蛋白有增加的趨勢,bcl-2蛋白有減少的現象,細胞凋亡指標 bax/bcl-2比值有明顯的增加,且產生DNA片段化現象
論文出處:國立陽明大學 口腔生物研究所
論文名稱:樟芝菌絲體活性成分標靶頭頸癌腫瘤起始細胞之驗證與探討
作 者:吳孟珈
出 版 年:2014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樟芝菌絲體萃取物中分離出之純物質4-Acetylantroquinonol B (4-AAQN B)能有效降低細胞內高醋醛脫氫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 ALDH)的活性以及降低CD44、uPAR和CCN1等癌症起始幹細胞生物標記的表現並影響細胞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之含量
論文出處:國立臺灣大學 漁業科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樟芝子實體乙醇萃取物對肺腺癌擔癌小鼠細胞轉移之影響
作 者:張中懷
出 版 年:2014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子實體乙醇萃取物口服灌食小鼠顯著減緩原發性腫瘤生長與降低血清中MMP-9、MMP-2含量,並發現降低癌細胞轉移之現象
論文出處:國立臺灣大學 食品科技研究所
論文名稱:椴木栽培牛樟芝子實體中三類活性成分Antcin K藉由調節Integrin所介導的細胞黏附、移行及侵犯,達到抑制人類肝癌細胞轉移之效果
作 者:黃亞羚
出 版 年:2014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椴木栽培牛樟芝子實體中麥角甾烷三萜類活性成分antcin K具有降低肝癌轉移風險的能力。antcin K可能是藉由降低細胞中Integrin β1、β3、α5及αv的蛋白質表現量及FAK的活化,並且抑制下游PI3K/AKT、MEK/ERK及JNK訊息傳遞途徑的活化,進而降低細胞的MMP-2和MMP-9蛋白質表現量以及其分泌活性,同時影響上皮─間質轉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s, EMT),最後達到抑制人類肝癌細胞轉移的效果
論文出處:國立臺灣大學 漁業科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樟芝子實體乙醇萃取物對原發性腫瘤微環境中與發炎相關生物指標之影響
作 者:許家誠
出 版 年:2014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樟芝乙醇萃取物可降低小鼠肺癌細胞株(Lewis Lung Carcinoma, LLC)之活性。口服灌食與塗抹方式未有顯著性的差異。降低小鼠血清中COX-2及VEGF含量,並降低原發位腫瘤微環境中IL-1β、TNF-α、IL-6、COX-2、PTGER2與VEGF等發炎相關因子之基因表現量,並且減緩大腿原發位腫瘤的體積與重量生長
論文出處:南台科技大學 生物科技系
論文名稱:17至28不同生長月齡的牛樟芝子實體乙醇萃取液之分析與功能性評估
作 者:李帛諺
出 版 年:2014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子實體的成份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複雜化,牛樟木中的黃樟素(safrole)並未在牛樟芝子實體上發現。其乙醇萃取液對人類肺腺癌細胞(A549 cells)、人類前列腺癌細胞(DU-145 cells)及小鼠黑色素瘤細胞(B16-F10 cells)皆有抑制效果
論文出處:銘傳大學 生物科技學系
論文名稱:牛樟芝培養方式條件對其代謝產物之影響研究
作 者:張家源
出 版 年:2014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液態培養在光源強度15W/m2下,培養天數越長所得三萜類及油酸的含量越高。其菌絲體之乙醇萃取物對人類子宮頸癌上皮細胞(HeLa)與肝癌細胞(HuH-7)都具有效抑制性
論文出處:國立臺東大學 生命科學系
論文名稱:特定牛樟芝子實體純化物對人類前列腺癌細胞在動物實驗內之細胞凋亡機制探討
作 者:羅宇浩
出 版 年:2014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
論文出處:國立臺東大學 生命科學系
論文名稱:牛樟芝子實體純化物antcin A在肝癌異種移植模型中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機制探討
作 者:張力中
出 版 年:2014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
論文出處:國立成功大學 生命科學系
論文名稱:牛樟芝子實體萃取化合物樟芝酸A在抗發炎作用的研究
作 者:陳宇楓
出 版 年:2014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樟芝酸A顯著改善小鼠體內脂多糖誘導的內毒素血症和沙門氏菌引起的腹瀉。另外,樟芝酸A在小鼠急性肝發炎時期是可以因抑制JAK2磷酸化而達到防止肝損傷
論文出處:南台科技大學 生物科技系
論文名稱:固態培養紅樟芝與白樟芝菌絲體萃取物之抗氧化能力與抗前列腺癌細胞之活性探討
作 者:陳凱祥
出 版 年:2014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紅樟芝與白樟芝熱水萃取物酚類含量最高,乙醇萃取物粗三萜含量最高。紅樟芝與白樟芝熱水萃取物皆能夠給予卵巢癌細胞CHO-K1增加抗氧化能力,兩者保護能力明顯優於修復能力。樟芝抗前列腺癌細胞DU-145 活性,紅樟芝與白樟芝乙酸乙酯萃取物抑制增生能力最佳,白樟芝抑制轉移能力優於紅樟芝。且可使DU-145 細胞週期停滯在G2/M 期,抑制癌細胞增生
論文出處:中華醫事科技大學 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系
論文名稱:牛樟芝甲醇萃取液誘導MCF-7乳癌細胞凋亡與生長抑制之研究
作 者:吳欣哲
出 版 年:2013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萃取物透過誘導細胞凋亡,抑制MCF-7乳癌的細胞生長
論文出處:中國醫藥大學 藥學系
論文名稱:探討甘露飲與樟芝萃取物抑制血癌生長、移行與促進分化之相關分子機制:一項體內及體外試驗
作 者:劉鳳樟
出 版 年:2013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樟芝乙醇提取物(EEAC)會抑制WEHI-3細胞的增生,使細胞分佈累積在G0/G1和G2/M期,顯著降低WEHI-3細胞的移行。明顯降低WEHI-3細胞中MMP-9蛋白和活性的表現,磷酸化的Akt、ERK1/2蛋白表現也有所下降,卻相反增加p21和p27的表現。在小鼠體內腫瘤模式中,減少WEHI-3細胞進入肝臟和脾臟的浸潤並減少腫瘤的生長。而其他活性化合物,如cordycepin和zhankuic acid A已被證明會減少MMP-9、cyclin E、cyclin D1的表現和增加p21、p27的表現
論文出處:中國醫藥大學 藥學系
論文名稱:牛樟芝、去二甲氧基薑黃素、去甲氧基薑黃素及薑黃素對P-醣蛋白的表現及功能影響之探討
作 者:鄧又寧
出 版 年:2013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子實體乙醇粗萃取物經由non-competitive之機轉來調控野生型P-醣蛋白,並能顯著地抑制野生型P-醣蛋白的外排功能,降低癌細胞同時對不同藥物產生抗藥性的現象
論文出處:中興大學 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所
論文名稱:樟芝菌絲體醣蛋白可藉由直接作用及免疫調節作用抑制小鼠肺癌細胞轉移
作 者:法冠寧
出 版 年:2013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樟芝菌絲體醣蛋白(AC-GP)可顯著抑制小鼠肺癌細胞株(Lewis lung carcinoma 1, LLC1)侵襲、黏附及移行。其機制作用方面為抑制整合素β1所調節的黏著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磷酸化作用及其調控的有絲分裂活化蛋白質激酶家族(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family, MAPKs family)的磷酸化作用並進一步抑制Rho small GTPases如Rho及Rac的蛋白質表現;促進基質金屬蛋白酶內生性抑制劑(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TIMP)-1和-2蛋白質表現,並抑制基質金屬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2和-9酵素活性及蛋白質表現;提升胞漿素原活化子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PAI)-1蛋白質表現,抑制尿素激酶型胞漿素原活化子(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uPA)酵素活性;促進抗轉移蛋白(nm23-H1)蛋白質表現。另一方面AC-GP可促進人類周邊血液分離出的人類單核細胞增加分泌Th1型細胞激素如介白素(interleukin, IL)-12及IL-1β,並抑制Th2型細胞激素如IL-6與趨化素(chemokine) IL-8的分泌,證明AC-GP具有直接作用以及促進免疫調節而達到抑制癌細胞轉移的能力
論文出處:國立東華大學 生命科學系
論文名稱:特定牛樟芝子實體純化物對人類胃癌細胞株 AGS 之細胞凋亡機制探討
作 者:吳書慧
出 版 年:2013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子實體純化物 K4-2 能有效抑制人類胃癌細胞株AGS 生長,同時有觀察到細胞形態改變、細胞週期 sub-G1 phase 增加、細胞膜雙層磷脂質內側之磷脂質絲氨酸外翻、DNA 片段化產生、Pan-caspase 活性增加以及粒線體膜電位去極化,證實 K4-2 會誘導 AGS 細胞凋亡
論文出處:國立臺灣大學 食品科技研究所
論文名稱:椴木栽培牛樟芝子實體中三萜類活性成分 Antcin K藉由誘導人類肝癌細胞粒線體及內質網壓力調節之細胞凋亡達到抑癌效果
作 者:賴巧憶
出 版 年:2013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椴木栽培之牛樟芝子實體中純化出含量最多之麥角甾烷型三萜類─antcin K可藉由誘導人類肝癌細胞粒腺體及內質網壓力調節之細胞凋亡達到抑癌效果
論文出處:南台科技大學 生物科技系
論文名稱:樟芝超臨界萃取物對乳癌細胞影響之研究
作 者:吳品妤
出 版 年:2013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固態培養樟芝菌絲體DMSO 溶解物,能夠有效抑制乳癌細胞(MDA-MB-231 及MCF-7)的存活率,並且增加乳癌細胞中的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使乳癌細胞發生早期凋亡現象而導致細胞凋亡。增加Bax/Bcl-2 蛋白質比值的表現量,也會增加caspase-9、caspas-3 活化態蛋白質的表現量。亦能抑制轉移蛋白MMP-9、MMP-2之表現,又能增加免疫反應及具有抗發炎反應
論文出處:弘光科技大學 生物科技研究所
論文名稱:樟芝菌絲體植化成分對乳癌細胞化療與輻射增敏作用之研究
作 者:董孟涵
出 版 年:2013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1. 樟芝萃取物(camphorataimide A與C, antrocinnamomin C, dehydrosulphurenic acid及sulphurenic acid)可顯著性降低乳癌細胞MCF-7之存活率。若再合併輻射處理,顯著性增加細胞毒性及細胞凋亡之效果,並且升高促凋亡蛋白(p53、p21和Bax)之表現。
2. 樟芝菌絲體以甲醇萃取,其成分為camphorataimide C, antroquinonol及sesamin;對乳癌細胞MCF-7有明顯抑制存活率效果。合併臨床化療藥物Doxorubicin處理,可再提升抑制細胞存活率,並使癌細胞停滯於G2/M期。並降低抗凋亡的Bcl-2蛋白表達,升高促凋亡蛋白(p53、p21和Bax)之表現。
3. 樟芝菌絲多醣體AC-2 ,有顯著性減少細胞增生及存活率,並證實細胞死亡主要原因是誘導癌細胞走向細胞凋亡,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表達。合併輻射處理,明顯造成細胞毒性及細胞凋亡增加,並促進凋亡蛋白(p53、p21和Bax)之表現量上升,並造成癌細胞核內DNA之片斷化。另外,多醣體AC-2抑制組合蛋白Integrin β1之表現,並促進凋亡蛋白Caspase 9之表現,推測多醣體AC-2對乳癌細胞MCF-7之抑制活性,部分來自對膜蛋白之影響
論文出處:國立東華大學 生命科學系
論文名稱:牛樟芝子實體萃取物對降低 UV-B損傷人類真皮層纖維母細胞之效用探討
作 者:張仕翰
出 版 年:2013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子實體之部份純化物Me具有降低UV-B誘導損傷的效用,增加纖維母細胞( CCD-966SK )的存活率,以及遷移能力的顯著回復,並減少細胞凋亡10.6 % 與 減少DNA片斷化 20 % 。探討細胞修復機制後發現加入Me會使p53、Bax、C-PARP表現量下降,p21、Pro-Casepase 3表現量回復,並使細胞週期停滯於G2/M期,抑制細胞走向凋亡並進行DNA修復
論文出處:中國文化大學 生物科技研究所
論文名稱:牛樟菇對已產生順鉑抗藥性之非小細胞肺腺癌細胞株的腫瘤毒殺及凋亡作用
作 者:陳怡安
出 版 年:2013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菇(Antrodia cinnamomea, AC)對於肺腺癌細胞株有明顯毒殺作用,與化療藥物-順鉑(cisplatin)同時使用能再提高其毒殺作用。有顯著抑制肺腺癌細胞株之遷移能力。抑制S+G2M期,同時也會增加肺腺癌細胞凋亡比例(細胞凋亡蛋白分子Bax表現量增加和Bcl-2降低)
論文出處:國立東華大學 生命科學系
論文名稱:牛樟芝子實體萃取物對於人類肝癌細胞株 HepG2之細胞凋亡機制探討
作 者:高翊愷
出 版 年:2012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子實體粗萃取物中以不同極性的方式精萃出FK6-1成分,其對肝癌細胞株HepG2有抑制作用,並證實FK6-1首先活化Fas/FasL蛋白複合體而促使caspase-8表現,接著促使Bid活化成tBid,造成BAX表現上升、而Bcl-2表現下降,導致cytochrome c釋放到粒腺體外,活化caspase-9,並進一步活化下游的caspase-3,casepase-3被活化後引起ICAD失去活性,造成DNA斷裂成片斷,HepG2細胞逐漸走向凋亡
論文出處:中興大學 生命科學院
論文名稱:牛樟芝純化物誘導人類血癌細胞分化之研究
作 者:董佩綾
出 版 年:2012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五種不同的牛樟芝純化物(Antcin A, B, C, Zhankuic acid C及 Methyl antcinate A)可抑制血癌細胞HL-60及KG-1之生長及誘導其分化為單核球細胞。顯示牛樟芝中所含的化學物質具有誘導血癌細胞分化及抑制血癌細胞生長的能力,而具有抗血癌之潛力
論文出處:國立東華大學 生命科學系
論文名稱:特定牛樟芝子實體純化物對人類卵巢癌細胞株PA-1、OVCAR-3之影響
作 者:彭梓涵
出 版 年:2012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子實體乙醇萃取物 (TCCE)經過再分離再純化得到的K4-2,對卵巢癌細胞株PA-1與OVCAR-3明顯抑制生長,有細胞皺縮、漂起、細胞週期subG1 phase的產生、以及細胞膜內側磷脂絲胺酸外翻,證實K4-2會誘導細胞凋亡。(K4-2會使TRAIL與DR4、DR5活化,並活化下游的caspase 8蛋白,粒線體上的Bcl-2表現下降,使粒線體膜電位改變釋出cytochorome C接著活化caspase 3,進而切割核內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抑制DNA的修復,使細胞走向凋亡)
論文出處:國立東華大學 生命科學系
論文名稱:牛樟芝子實體粗萃取及純化物抑制人類食道癌細胞株之研究
作 者:胡承宏
出 版 年:2012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子實體萃取物經過再分離再純化得到的K4-2,對食道癌細胞株CE81T/VGH具有極佳毒殺效果,造成細胞凋亡與細胞週期的停滯。(K4-2是經由DR4及TNFRSF1B誘發caspase-8的表現,casepase-8再活化Bax,引發粒線體路徑,釋放cytochrome C,使caspase-9活化,並活化caspase-3,造成細胞凋亡。另外K4-2也會活化p21, p21會抑制細胞週期蛋白CDC2和cyclin B,並造成細胞週期的停滯)
論文出處:國立東華大學 生命科學系
論文名稱:牛樟芝子實體萃取物誘導肺癌細胞進行細胞凋亡之研究
作 者:吳威翰
出 版 年:2012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子實體萃取物經過再分離再純化得到的K5-2,對肺癌細胞株A549具有極佳毒殺效果,造成細胞的凋亡。(K5-2 促使TRAIL ligand 表現增加,促進細胞膜上 DR4 蛋白表現增加。活化其下游路徑的 caspase 8,促進細胞中的 Bid 轉變成 tBid,tBid 及粒線體上的 Bax 表現增加、Bcl-2 蛋白表現下降,促使粒線體釋出 cytochrome C。Cytochrome C 釋出增加,會促進下游 caspase 3 活化。活化的 caspase3 會促使下游 caspase 7 蛋白活化,而活化的 caspase 7 會抑制 PARP 蛋白表現。PARP 蛋白無法正常運作,使得修復 DNA 的作用也會被抑制影響,導致產生 DNA 片段化現象產生,造成細胞的凋亡)
論文出處:國立中央大學 系統生物與生物資訊研究所
論文名稱:利用微核糖核酸及全基因體定序分析法 探討牛樟芝對肝癌細胞的作用機制
作 者:陳彥如
出 版 年:2012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子實體酒精萃取物,能有效抑制SK-HEP-1人類肝癌細胞生長,促使肝癌細胞進行凋亡。推測牛樟芝早期的抗癌機制,可能是藉由調控miRNA代謝的蛋白酶Dicer、Drosha以及XRN2,而造成miRNA表達量下降,進一步影響標的基因的訊息傳遞。樟芝能活化癌症凋亡機制並且抑制MAPK/ERK以及PI3K/Akt/NFκB等癌症重要路徑以抑制癌細胞生長
論文出處:中國醫藥大學 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
論文名稱:牛樟芝菌絲體甲醇萃取物抗血癌及抗發炎活性及其分子機制之研究
作 者:文紀鑾
出 版 年:2012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第一部分的研究中,牛樟芝菌絲甲醇萃取物(MEMAC)可以抑制HL60細胞之增生,使細胞週期停至於G1期,進而誘導血癌細胞分化為單核球。(經由活化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ERK)的磷酸化,促使上調轉錄因子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β (C/EBPβ)活化在核內與CD14基因啟動子附近的調控區結合,進而增加CD14的表現,而CD14的表現是單核球分化的指標分子之一)。
第二部分的研究中,MEMAC可抑制分別經由LPS、Pam3CSK4、PolyIC誘導之小鼠巨噬細胞的發炎反應,降低發炎細胞素如腫瘤致死因子(TNF-α) 和白介素 (IL-6),以及一氧化氮(NO)及前列腺素E2(PGE2)的釋放,並且抑制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和環氧合酵素-2 (COX2) 的基因表現
論文出處:南台科技大學 生物科技系
論文名稱:樟芝水萃取液抑制口腔腫瘤細胞增生、轉移之研究
作 者:黃美淑
出 版 年:2012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樟芝水萃取液能抑制口腔腫瘤細胞株(OECM-1)生長,造成細胞凋亡。且能抑制口腔癌細胞株的轉移
論文出處:南台科技大學 生物科技系
論文名稱:樟芝超臨界水萃取物對乳癌細胞之生物活性探討
作 者:黃瑀玟
出 版 年:2012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固態培養樟芝菌絲體之水萃物及經由不同壓力下超臨界樟芝萃取粉末之水萃取物,能夠顯著抑制乳癌細胞( MCF-7、MDA-MB 231)的生長,並且會影響乳癌細胞內Bcl-2 、Bax 蛋白質之表現量,導致細胞走向凋亡;而對於HT-1080分泌基質金屬蛋白酶MMP-2 及MMP-9,具有明顯抑制轉移效果;且對CHO-K1 細胞,能夠減少細胞內ROS 含量,具有抗氧化活性;最後對於Raw 264.7 巨噬細胞刺激後能促使細胞分泌細胞激素而抑制乳癌細胞(MCF-7、MDA-MB 231 )增生
論文出處:國立臺灣大學 食品科技研究所
論文名稱:椴木栽培牛樟芝子實體之活性成分齒孔酸(三萜類)誘導人類肝癌細胞內質網壓力調節之自體吞噬
作 者:蘇育正
出 版 年:2012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椴木栽培之牛樟芝子實體中含量第二多的三萜類齒孔酸,能有效抑制Hep 3B細胞存活率。且會促使Hep 3B細胞中的LC3-Ⅰ轉變為LC3-Ⅱ,產生大量的自噬體和自噬溶酶體,但不會明顯地增加細胞的亞二倍體比例或導致細胞破損,故齒孔酸誘導Hep 3B細胞死亡之主要模式為自體吞噬,而不是細胞凋亡或細胞壞死。(齒孔酸首先可促進Hep 3B細胞中的ROS生成和降低ATP水平而導致內質網壓力產生,接著促使細胞質中的鈣離子濃度和BiP表現量上升、DAPK的磷酸化下降及Beclin-1、JNK和Bcl-2的磷酸化上升,最終導致自體吞噬)
論文出處:國立陽明大學 解剖學及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去氫齒孔酸及其衍生物導致神經膠原瘤細胞死亡的作用機轉
作 者:郭峻良
出 版 年:2012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三萜類化合物-去氫齒孔酸(Dehydroeburicoic acid, DeEA)與兩種其衍生物:21號碳添加甲基的Methyl Dehydroeburicoate (M-DeEA),以及3號碳加乙酸酯基的Dehydroeburicoic acid monoacetate (MA-DeEA)會對神經膠原瘤細胞U87MG產生不同的生長抑制作用。DeEA造成的細胞壞死和PARP/AIF有關,M-DeEA會造成細胞偏向細胞凋亡的死亡機制,而MA-DeEA則可能會使細胞生長週期停留在G2/M時期。
論文出處:長庚大學 生化與生醫工程研究所
論文名稱:探討牛樟葉萃取物抗腫瘤效應之機制
作 者:蔡雯婷
出 版 年:2012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葉萃取物對於人類食道癌細胞株BE-3 和 CE 81T/VGH進行細胞毒性、細胞型態、細胞增生以及藥物敏感性測試實驗,皆具有明顯之生長抑制作用。且此牛樟葉萃取物可經由抑制基質金屬蛋白酶表現來抑制癌細胞轉移或入侵之能力。
論文出處:中山醫學大學 口腔醫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十一種三萜類化合物與黑殭菌素B在體外與活體的抗癌功效
作 者:李彝邦
出 版 年:2012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子實體中分離的麥角甾烷(ergostane)三萜類 methyl Antcinate A(MAA),methyl Antcinate B(MAB),dehydroeburicoic acid 和 15α-acetyl-dehydro-sulfurenic acid 在活體外表現出對癌細胞顯著的選擇性細胞毒殺作用。而其中的MAA表現出最強有力的廣泛性抗癌作用,在KB細胞、四種不同的口腔癌細胞株(TSCCa,GNM,OC-2,和OEC-M1型)、PANC-1、BT474、 PC-3、OVCAR-3、HeLa細胞與U2-OS細胞皆具有較高的抑制癌細胞株生長的表現
論文出處:國立東華大學 生命科學系
論文名稱:牛樟芝子實體萃取物對於人類大腸癌細胞株 caco-2之細胞凋亡機制探討
作 者:吳佳燕
出 版 年:2011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子實體萃取物中的FK6 成分,能夠抑制人類結腸腺癌細胞(Caco-2)的生長,並誘導細胞引發FasL表現量增加,活化死亡受體Fas receptor;接著活化細胞質內caspase 8,促使Bid活化成tBid,造成粒線體中Bax表現量上升與Bcl-2表現量下降,而誘導粒線體中cytochrome c 釋出,充分顯示出intrinsic apoptosis中粒腺體訊息傳遞路徑,cytochrome c 由粒腺體釋出後,會活化caspase 9,接著活化下游caspase 3,再進一步活化caspase 7並抑制PARP 表現,使細胞喪失DNA修復能力,促使細胞走向凋亡
論文出處:國立東華大學 生命科學系
論文名稱:牛樟芝子實體活性成分抑制前列腺癌之作用機轉
作 者:李嘉偉
出 版 年:2011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子實體乙醇粗萃取物(ACCE)及牛樟芝管柱層析分離物(CFK4、CFK6)皆有抑制前列腺癌細胞(LNCaP 及 PC-3)生長的能力,且CFK6 反應較為敏感。CFK6 對前列腺癌細胞(LNCaP 及 PC-3)主要凋亡路徑透過外部訊息傳遞路徑 Fas-L 蛋白表現,活化下游 caspase-8,活化的 caspase-8 會走向粒腺體傳遞路徑 Bax/Bcl-2,改變粒腺體膜電位釋放 cytochrome-c,來活化 caspase-9、caspase-3,而導致細胞凋亡
論文出處:大仁科技大學 生物科技研究所
論文名稱:樟芝子實體萃取物抑制人類胰臟癌細胞增生和誘導細胞凋亡之探討
作 者:王藝蓁
出 版 年:2011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樟芝的水、乙醇及乙酸乙酯萃取物皆對人類胰臟腺癌細胞 (BxPC-3)之細胞週期 Sub-G1 增加及促使細胞週期分布停滯在 G2/M 期。另外也驗證樟芝萃取物確實會造成細胞凋亡。以及能抑制 BxPC-3 細胞之遷移能力。最後再探討樟芝萃取物對 BxPC-3 細胞之增生,具有顯著的毒殺效力,且此毒殺效應可能經由粒線體相關訊息傳遞路徑之細胞凋亡機轉
論文出處:中國醫藥大學 營養學系
論文名稱:AC10 及其主成分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細胞B16F1 和B16F10 之抗腫瘤功效:Wnt/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 的機制調控
作 者:鄒曉彤
出 版 年:2011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Wnt/β-catenin 訊息途徑可調控許多細胞的進程,包括增生(proliferation)、分化(differentiation)、存活(survival)、細胞凋亡(apoptosis)及細胞的移行(motility)。約有30%的黑色素瘤可觀察到Wnt/β-catenin訊息途徑異常活化的現象,因此抑制Wnt/β-catenin訊息途徑也成為治療黑色素瘤的策略之一。樟芝發酵液(AC-10)具有誘發細胞凋亡的能力,且能抑制β-catenin入核表現,並且降低核質β-catenin的蛋白表現。能使黑色素細胞瘤停滯在G1期,並連帶的抑制細胞週期蛋白cyclin D1、CDK4;增加p27、p21的表現。也能降低癌細胞遷移的表現,並連帶的使MMP-9、MMP-2及VEGF表現量減少。另外將AC-10純化後所得之產物AC-0也具有上述的活性特徵,可抑制Wnt/β-catenin訊息路徑,達到抑制腫瘤生長及轉移的效用。
論文出處:東海大學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
論文名稱:培養條件對樟芝菌絲體抗氧化及抗腫瘤能力之影響
作 者:楊于萱
出 版 年:2010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液態培養時添加薏仁水萃液具有較佳的抗氧化與抗腫瘤能力,在抗腫瘤能力方面,對MCF-7與HepG2腫瘤細胞能降低其細胞存活率。以燕麥為基質的固態培養具有較佳的抗氧化及抗腫瘤能力,且對不同腫瘤細胞有著不同的毒殺效果。在抗腫瘤能力方面,僅能抑制MCF-7腫瘤細胞之存活率,而HepG2腫瘤細胞則無抑制。另外樟芝經由固態發酵可產生較多之二次代謝產物,若在相同濃度條件下固態發酵之菌絲體甲醇萃取物抗腫瘤及抗氧化能力均比液態高。
論文出處:國立成功大學 醫學工程研究所
論文名稱:樟芝抗癌與保肝之探討:抗轉移與DNA疫苗合併加強抗腫瘤效用以及對酒精性傷肝保護作用
作 者:黃嘉新
出 版 年:2010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第一部分:液態培養之樟芝菌絲體甲醇萃取液(ACME)對人類肺腺癌細胞(A549)和小鼠路易斯肺癌細胞(LLC)具有毒殺作用。ACME可使癌細胞停留在細胞週期的次G1期、有抑制細胞轉移的作用(p<0.05)、有抑制金屬間質蛋白質-9 (MMP-9)分泌的作用(p<0.001)。以及具有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最後以動物實驗證實,ACME經腹腔投予,可顯著的減少小鼠原位肺癌腫瘤的體積和延長肺癌小鼠的生命,並減少腫瘤細胞轉移到肺臟的能力。
第二部分:用野生樟芝(WAC)提取物為材料,探討WAC單獨或合併HER-2/neu DNA的疫苗經口腔給予膀胱癌小鼠的抗癌性和其免疫性質。實驗證實WAC合併疫苗可延長膀胱癌小鼠的生命,其加強了Th-1細胞的免疫反應作用。小鼠經WAC處理後,可增加樹突細胞的活性,以及使淋巴結內的Th1細胞誘導IL-12和IFN-α等細胞激素增加,促使T細胞因ErbB2之作用,導致細胞增生和產生較高量的IFN-α。由此實驗證明WAC可作為免疫調解輔佐劑之用,加強HER-2/neu DNA小鼠膀胱癌之抑制作用。
第三部分:先讓大鼠飲用水中含有20%酒精,誘導產生酒精性脂肪肝。然後口腔給予大鼠每公斤體重0.25 g的silymarin及0.025 g的WAC,來瞭解樟芝保護肝臟傷害的能力。實驗結果發現WAC可降低肝臟中膽固醇及脂肪的含量(p<0.05),增加乙醇去氫酵素(ADH)和乙醛去氫酵素(ALDH)表現,以及不影響細胞色素酵素(CYP2E1),核因子-κB (NF-κB),α-平滑肌蛋白(α-SMA)表現,和降低類Kruppel-6因子(KLF6)等基因表現,降低MMP-9含量等蛋白,WAC也可增加DPPH及還原力的抗氧化作用,可加強肝中的麩胱甘肽(GSH),Trolox當量的總抗氧化能力(TEAC),降低肝中丙二醛(MDA)含量,和降低血中轉胺酵素(AST)的活性。證實樟芝可減輕酒精性傷肝的能力。
論文出處:國立東華大學 生物技術研究所
論文名稱:牛樟芝中抑制血管新生活性成分之研究
作 者:羅仁傑
出 版 年:2010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子實體乙醇粗萃取物(ACCE)中利用管柱層析法所分離出來的兩個分離物(Fra-10, Fra-13),使內皮細胞的存活率下降;另外,也發現Fra-10能夠抑制HUVEC的遷移以及微小管腔的形成。而在活體實驗部分,Fra-10具有抑制血管新生效果。推測Fra-10可能會間接的影響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造成內皮細胞的生長、遷移以及分化受到抑制,進而產生抑制血管增生的效果
論文出處:南台科技大學 生物科技系
論文名稱:牛樟芝菌絲體的高壓液相層析分離層可藉由降低人類非小細胞肺癌A549細胞內的4種腫瘤相關基因表現所誘導的細胞凋亡
作 者:簡嵐翔
出 版 年:2010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的乙醇萃取物及其經由高壓液相層析分離(HPLC)的第6分離層(Fr-6)對人類非小細胞肺癌A549細胞的生長具有抑制效果
論文出處:南台科技大學 生物科技系
論文名稱:以蛋白質體學技術探討酒精熱萃取樟芝液對人類非小細胞A549細胞株的蛋白質差異表現
作 者:黃泓誠
出 版 年:2010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樟芝之酒精熱萃取液可誘導人類肺腫瘤細胞株(A549)經由觸發內質網和粒線體路徑進行凋亡。另外,比對A549細胞加入樟芝及未加入樟芝,發現19個具有二倍以上差異(P<0.05)的蛋白質點。用液相層析串聯質譜儀鑑定後,分別找出8個相關表現量上升的蛋白質點(N-acylaminoacyl-peptide hydrolase, 60 kDa heat shock protein, PAK 2, aldehyde dehydrogenase 2, proteasome 26S subunit, actin related protein 2/3 complex, actin alpha 2 )與9個表現量下降的蛋白質點(PS1TP5BP1 , PRSS3 protein, Phosphatase 2a, tubulin alpha, eIF4A1, NDUFS1, T-complex protein 1 subunit beta, ATPase, H+ transporting, lysosomal 56/58kDa )
論文出處:中國醫藥大學 營養學系
論文名稱:樟芝發酵液(AC-10)抑制HER-2/neu過度表現之癌細胞機制探討
作 者:阮盈禎
出 版 年:2010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樟芝發酵液(AC-10)抑制人類卵巢癌細胞(SKOV3)與人類乳癌細胞株(MDA-MB-453、BT-474)之HER-2/neu的表現。AC-10可以抑制HER-2/neu之基因表現,並抑制PI3K/Akt路徑與活化MAPK路徑,進而誘導癌細胞走向細胞凋亡以達到抗癌的效果
論文出處:長庚大學 生化與生醫工程研究所
論文名稱:牛樟及其衍生物萃取液誘導癌細胞細胞週期停滯及細胞凋亡作用之探討
作 者:林宏軒
出 版 年:2010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衍生物(牛樟葉)分別以水、乙醇及乙酸乙酯萃取得到不同萃取液,對於Hy926、1MEA.7R、HA22T、Du145、LNCap與HepG2等癌細胞可以有效的抑制其增殖,且觀察後發現細胞型態不完整、細胞膜皺縮、空泡化與體積縮小。偵測細胞週期,牛樟衍生物(牛樟葉)萃取液會造成細胞週期的G0/G1期的停止。並確認可誘發癌細胞凋亡。
論文出處:中山醫學大學 生化暨生物科技研究所
論文名稱:Camphortaimide B 抗癌活性及其作用機制之研究
作 者:黃沛芸
出 版 年:2010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以合成的樟芝菌絲體中馬來酸衍生物camphorataimide B能有效抑制乳癌細胞MDA-MB-231增長,且會造成乳癌細胞凋亡的現象,並使乳癌細胞週期停止於G2/M期。同時於動物實驗模式指出camphorataimide B減少肺部大小、重量和乳癌細胞在裸鼠肺部中的移生現象
論文出處:中興大學 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所
論文名稱:薄孔菌屬萃取物之誘導肝癌細胞凋亡
作 者:蔡沁玹
出 版 年:2010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香杉芝與樟芝菌絲體萃取物可抑制Sk-Hep1、HepG2細胞株增生的能力。測其細胞週期可發現香杉芝萃取物可使Sk-Hep1細胞株停滯於G0/G1期,並可增加Sk-Hep1和HepG2細胞株之細胞凋亡的比率。因此在抗癌應用上用天然藥用菇有了新的選擇
論文出處:中國醫藥大學 營養學系
論文名稱:樟芝抑制人類乳癌細胞轉移作用及機制探討
作 者:黃依婷
出 版 年:2009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樟芝發酵液獲得的AC-10能抑制MDA-MB-231乳癌細胞的生長,誘導乳癌細胞凋亡,且可抑制乳癌細胞的遷移和移行能力。
論文出處:南台科技大學 生物科技系
論文名稱:牛樟芝萃取物輔助抗乳癌用藥(Doxorubicin)之研究
作 者:唐若庭
出 版 年:2009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發酵物對於兩株乳癌細胞(MCF-7和MDA-MD-231)皆有抑制率。而牛樟芝萃取物可加強Doxorubicin抑制MCF-7細胞增生率。在抗轉移活性中,牛樟芝發酵物與水萃物可明顯的抑制MMP-9的蛋白質的分泌,而牛樟芝酒萃物則可明顯抑制MMP-2及MMP-9的表現
論文出處: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科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PART1:AntrodiaCamphorate純化物抑制人類直腸腫瘤細胞(COLO205)生長及細胞週期G0/G1調控
PART2:探討LOX(LysylOxidase)在乳癌細胞中所扮演之角色
作 者:林曉薇
出 版 年:2009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子實體中之純化物4,7- Dimethoxy-5- methyl-l,3- benzodioxole (稱做SY-1)能有效抑制人類直腸腫瘤細胞(COLO 205)的生長,使癌細胞之細胞週期停留在G0/G1期,且會誘導細胞產生細胞凋亡(apoptosis)
論文出處:國立臺灣大學 食品科技研究所
論文名稱:樟芝發酵液揮發性成分變化與其抑制肝癌活性之關係
作 者:黃子寧
出 版 年:2008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樟芝液態發酵的培養過程中,找到樟芝的揮發性化合物,由GC-MS之分析得知其成分分別為1-octen-3-ol、methyl phenylacetate、linalool、nerolidol、γ-cadinene和 2,4,5-trimethoxybenzaldehyde等六個化合物,且能抑制肝癌細胞生長。
論文出處:南台科技大學 生物科技系
論文名稱:以固體中藥渣培養樟芝及蟲草作為治療人類肝癌及肺癌的動物模式之研究
作 者:林雅慧
出 版 年:2008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以固體中藥渣培養的樟芝菌絲體萃取液(AC-J20),治療人類肝癌細胞-HepG2腫瘤。於動物實驗中證實小鼠皮下肝癌腫瘤明顯較小,存活率延長約70 %。而小鼠皮下腫瘤免疫染色切片也證實,該萃取液對於人類肝癌細胞(HepG2)有抑制增生(Anti-proliferation)的功效
論文出處:高雄醫學大學 天然藥物研究所
論文名稱:臺灣特有牛樟芝及番荔枝科乙醯生合成物-squamocin之抗癌相關機轉
作 者:呂美津
出 版 年:2008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1. 酒精萃取野生樟芝子實體之萃取物(EEAC),可誘使HL 60血癌細胞經由降低組織蛋白的乙醯化進而造成細胞凋亡。且EEAC可藉由增加死亡接受器(DR5)的表現及NF kappa B的活化來增加TSA細胞毒殺作用。接著用NMR來偵測牛樟芝子實體萃取物的成份組成, 其最主要的活性成份為triterpenoids及steroids,再從活性導引分離可得到zhankuic acid A為主要成份。
2. 牛樟芝萃取物(ACW)可提升樹突細胞的表面抗原表現及IL-12之生成,具有成為癌細胞免疫療法之佐劑且可促進Th1之免疫反應
論文出處:實踐大學 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研究所
論文名稱:以蛋白質體及流式細胞儀探討紅麴米誘導Caco-2細胞及樟芝萃取液誘導HepG2細胞之凋亡
作 者:徐瑋憶
出 版 年:2008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使用樟芝萃取物處理人類直腸癌細胞株(Caco-2)及人類肝癌細胞株(HepG2)24小時皆能有效的誘導細胞早期凋亡發生
論文出處:南台科技大學 生物科技系
論文名稱:樟芝固態發酵物中抑制腫瘤細胞生長成份之分離
作 者:陳智瑋
出 版 年:2008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樟芝固態發酵物乙醇萃取物以體外細胞實驗測試其對三株腫瘤細胞A549肺癌細胞、HCT-8直腸癌細胞、Hep G2肝癌細胞均具有良好抑制生長的能力
論文出處:國立陽明大學 解剖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探討牛樟芝萃取之麥角烷結構三萜類對神經膠原瘤細胞生長抑制之作用機轉
作 者:陳先進
出 版 年:2008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三萜類化合物中, dehydroeburicoic acid (DHECA)能對神經膠原瘤細胞(U87MG與GBM8401)最有效果的抑制生長作用。DHECA引起細胞的細胞死亡包括細胞凋亡與細胞壞死,而且細胞壞死是主要的細胞死亡途徑
論文出處:南台科技大學 生物科技系
論文名稱:樟芝對平滑肌細胞的遷移及老鼠頸動脈新生內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作 者:鍾幸君
出 版 年:2008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
樟芝可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PDGF)所引起平滑肌細胞的增生作用。也可顯著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PDGF)所引起的平滑肌細胞遷移作用
論文出處:長庚大學 生化與生醫工程研究所
論文名稱:牛樟芝菌絲體發酵濃縮液及牛樟衍生物之抗腫瘤作用探討
作 者:賴俊元
出 版 年:2008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葉萃取液對於人類內皮細胞株EA.hy926、小鼠內皮細胞株SVEC 4-10及HA22T (Human hepatoma cell line)細胞毒性試驗,皆能有效毒殺或抑制其生長。血管新生方面,牛樟葉不但能抑制EA.hy926的細胞遷移,也能抑制HA22T肝癌細胞株的轉移作用。利用流式細胞儀觀察細胞週期也發現有細胞凋亡的現象。此外,牛樟芝菌絲體發酵液作用於HA22T也發現有細胞凋亡現象
論文出處:南台科技大學 生物科技系
論文名稱:利用Antrodiacinnamomea誘導A549細胞凋亡之研究
作 者:洪瑋妡
出 版 年:2008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將樟芝菌絲體用hexane, ethylacetate, ethanol and water萃取,接著將萃取物對於A549細胞做抑癌試驗( MTT ),其中酒精萃取物ethanol fraction (EC)有達到最佳抑制效果。利用annexin V來染凋亡細胞,酒精萃取物可以誘導細胞凋亡。此外酒精萃取物會減少Galectin-1 gene的表現
論文出處: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利用細胞株探討樟芝對人類膀胱癌之療效與其作用機轉
作 者:彭瓊琦
出 版 年:2007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探討樟芝抑制病理上惡性程度不同的膀胱癌細胞(例如淺層侵犯性的膀胱癌細胞RT4或深層侵犯性的膀胱癌細胞 T24)之生長作用
論文出處: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樟芝,芭樂心葉對人類攝護腺癌細胞株之生長抑制與其機轉探討
作 者:陳冠州
出 版 年:2007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樟芝可以用來抑制雄性素依存程度不同的攝護腺癌細胞LNCaP 及PC3
論文出處:國立臺灣大學 園藝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複方中草藥調節免疫及樟芝子實體抑制腫瘤之研究
作 者:陳盈宜
出 版 年:2007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餵食樟芝子實體於中高劑量,均具有活化非特異性及腫瘤特異性之免疫調節活性,因而具有抑制小鼠肝腫瘤之作用
論文出處:南台科技大學 生物科技系
論文名稱:樟芝菌絲體活化巨噬細胞誘發人類肝癌細胞凋亡之分子機制探討
作 者:薛翔瑋
出 版 年:2007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樟芝菌絲體(低多醣體萃取液)活化巨噬細胞進而誘導肝癌細胞(HepG2、PLC/PRF/5-GFP)凋亡
論文出處:臺北醫學大學 生物醫學材料研究所
論文名稱:利用分子基因造影技術研究樟芝防治癌症之臨床前療效評估及其重要機轉與特色-癌症逆轉
作 者:王瑋婷
出 版 年:2007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探討固態栽培樟芝酒精粗萃物以人類肺癌細胞(H441GL cells)及子宮頸癌細胞(HeLa cells)作為癌症逆轉(Cancer reversion)的特性分析與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分析。
第一部份實驗顯示樟芝酒精粗萃物使H441GL肺癌細胞週期停滯於G0/G1時期,且隨著劑量增加而抑制H441GL肺癌細胞之遷移性(Cell migration),對細胞毒殺不走凋亡路徑(Apoptosis),而是走壞死路徑(Necrosis)。
第二部份實驗,樟芝酒精粗萃物亦能抑制HeLa子宮頸癌細胞內鹼性磷酸酵素(Alkaline phosphates)表現,並具有癌症逆轉之特性,抑制E7致癌蛋白和提升p53、pRB抑癌基因表現
論文出處:長庚大學 生化與生醫工程研究所
論文名稱:牛樟芝菌絲體醱酵液對血管新生抑制作用及其機制之探討
作 者:李雨薇
出 版 年:2007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
牛樟芝菌絲體醱酵液確實具有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其不但能抑制血管內皮細胞增生、遷移及脈管形成並能抑制多種癌細胞表現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論文出處:中國醫藥大學 營養學系
論文名稱:香椿(TSL-1)及樟芝(AC-10)對人類急性骨髓血癌細胞凋亡及細胞週期的機制探討
作 者:郭雅婷
出 版 年:2007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樟芝菌絲發酵液(AC-10)能誘導人類急性骨髓血癌細胞(Human Premyelocytic Leukemia Cells; HL-60)之細胞凋亡
論文出處:中國醫藥大學 營養學系
論文名稱:樟芝(AC-10)調控乳癌細胞之細胞週期與轉移之機制探討
作 者:陳皇琦
出 版 年:2007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樟芝發酵液(AC-10)藉由調控乳癌細胞之細胞週期蛋白表現而誘導細胞週期停滯,進而導致細胞凋亡。在腫瘤轉移方面AC-10會影響乳癌腫瘤轉移之相關酵素表現與活性,來抑制癌細胞之轉移
論文出處:南台科技大學 生物科技系
論文名稱:牛樟芝輔助肝癌化學治療與改善抗藥性表現之藥理活性暨分子機制探討
作 者:黃梓甯
出 版 年:2006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探討樟芝對抗腫瘤細胞之輔助化療藥物角色
論文出處: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食品科學系
論文名稱:不同樟芝菌種發酵液在肝癌細胞之毒殺性比較
作 者:洪美戀
出 版 年:2006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探討不同樟芝菌種BCRC35396、35398、35716對肝癌細胞(Hep G2、MCR-5)的毒殺性及其毒殺成分之特性
論文出處: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食品科學系
論文名稱:以細胞培養模式評估固態培養牛樟芝菌絲體萃取物之抗肝癌生物活性及其機制
作 者:楊喬筑
出 版 年:2006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
固態培養的牛樟芝菌絲體乙醇萃取物具有造成肝癌細胞Hep G2細胞凋亡的現象,其作用機制可能是活化下游的caspase 3,而造成Hep G2 apoptosis
論文出處:國立臺灣大學 食品科技研究所
論文名稱:深層發酵樟芝菌絲體乙醇萃取物對人類肺癌及肝癌細胞生長之影響與其作用機轉之探討
作 者:游慧娟
出 版 年:2006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
探討樟芝菌絲體乙醇萃取物(ethanolic extract of mycelia of A. cinnamomea,EMA)處理人類肺癌(A549)及肝癌(SK Hep-1及HA 22T/VGH)細胞生長影響及其作用機轉
論文出處:國立清華大學 生物科技研究所
論文名稱:利用cDNA微陣列整合平台研究樟芝菌絲體萃取物對KG-1細胞株基因調控之影響
作 者:彭維義
出 版 年:2006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以cDNA微陣列科技來檢視不同樟芝萃取物(水萃與醇萃物)對KG-1(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細胞株)細胞的生長抑制影響,結果暗示樟芝水萃物會下調分解與碳水化合物代謝相關的基因群,而樟芝醇萃物則會促進MHC class II 抗原呈現相關基因群的表現
論文出處: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樟芝抗乳癌功效評估及其機制之探討
作 者:蔡佩娟
出 版 年:2006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探討樟芝發酵液(AC-10)對多種乳癌細胞株(MCF-7, MDA-MB-231, AU565 and BT474)之細胞毒性及其可能作用之機制
論文出處:臺北醫學大學 生物醫學材料研究所
論文名稱:固態栽培樟芝防治癌症之重要機轉-癌症逆轉
作 者:陳佳鈺
出 版 年:2005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樟芝有明顯的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及抑制癌病毒作用的效果,且以樟芝進行細胞試驗,結果顯示樟芝具有癌症逆轉的特性
論文出處:南台科技大學 生物科技系
論文名稱:樟芝固態培植體之成分分析及功能性評估
作 者:林豔琪
出 版 年:2005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探討樟芝固態培植體中具有抑制人類肺癌細胞(A549 cells)及直腸癌細胞(HCT-8 cells)生長及具有抗氧化效果之化合物
論文出處:南台科技大學 生物科技系
論文名稱:樟芝保肝作用之探討
作 者:李貞宜
出 版 年:2005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樟芝水萃物或酒萃物對肝癌細胞Hep 3B, Hep G2及Alexander細胞均有抑制增生的能力。另外,給予樟芝水萃物後, 肝硬化的動物能有效的降低肝損傷
論文出處:高雄醫學大學 天然藥物研究所
論文名稱:樟芝子實體乙酸乙酯層及玫瑰樹鹼對肝癌細胞株HepG2和PLC/PRF/5之活性與其作用機轉之探討
作 者:郭育君
出 版 年:2005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
探討樟芝子實體乙酸乙酯層的萃取物(EAC)對肝癌細胞株HepG2與PLC/PRF/5誘發細胞凋亡(apoptosis)的作用機轉
論文出處:國立臺灣大學 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薄孔菌屬之類緣分析及其藥理活性分析
作 者:范薰方
出 版 年:2005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甲醇萃取物對人類肝癌細胞株Hep G2、人類肺癌細胞株A549有生長抑制率。而牛樟芝抗發炎反應中,乙酸乙酯層對於經LPS誘導(lipopolysaccharide)小鼠巨噬細胞株(RAW 264.7)所產生之NO(nitric oxide)有明顯抑制作用
論文出處:國立臺灣大學 食品科技研究所
論文名稱:不同發酵碳源之牛樟芝菌絲體發酵過濾液對人類肝癌細胞株之影響
作 者:林苡芬
出 版 年:2004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以lactose為發酵碳源之牛樟芝菌絲體發酵過濾液藉由影響Cdc2、cyclin B1及cyclin A等蛋白質表現而使得人類肝癌細胞株滯留於G2/M期。
論文出處:南台科技大學 生物科技系
論文名稱:利用蛋白質體探討樟芝萃取物處理在人類肺癌細胞株(A549)
作 者:潘致良
出 版 年:2004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固態發酵樟芝乙醇萃取液能抑制A549肺癌細胞,並找到五個表現差異的蛋白質
論文出處:南台科技大學 生物科技系
論文名稱:牛樟芝菌絲體對腫瘤細胞的影響
作 者:盧祉彤
出 版 年:2004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樟芝菌絲體對腫瘤細胞(HT-1080、MDA-MB-231、DU 145以及MCF-7)所分泌之金屬蛋白(MMP-2與MMP-9)之影響探討。樟芝萃取液有效抑制腫瘤細胞,抑制HT-1080腫瘤細胞之蛋白MMP-2與MMP-9分泌,且也抑制腫瘤細胞的轉移
論文出處:國立中正大學 化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一.高通量篩選出牛樟芝菌絲體抗肝癌先導藥物化合物
二.以p53、bax、bcl-2之m-RNA層次進行抗肝癌先導藥物化合物對人類肝癌細胞株HepG2凋亡途徑之探討
作 者:陳伯珠
出 版 年:2004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芝菌絲體對人類肝癌細胞(Hep 3B)有藥物作用並識定出生物活性化合物
論文出處:中國醫藥大學 營養研究所
論文名稱:樟芝發酵液之抗發炎及其誘導癌細胞凋亡機制之探討
作 者:賴鈺菁
出 版 年:2004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
樟芝發酵液(Fermented culture broth of A. camphorata, FCBA)可抑制脂多醣(Lipopolysaccharide, LPS)所誘發巨噬細胞 (RAW 264.7)所產生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含量。也可有效抑制COX-2(cyclooxygenase-2)、iNOS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的表現及IκB-α的降解作用。FCBA可以誘導HL-60(人類急性骨髓血癌細胞Human Premyelocytic Leukemia Cells)、MCF-7(人類雌激素依賴型乳癌細胞Human Estrogen-dependent Breast Cancer Cells)細胞凋亡
論文出處:國立成功大學 藥理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樟芝抗腫瘤活性之研究
作 者:張怡婷
出 版 年:2004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體外實驗方面,樟芝甲醇萃取液會使腫瘤細胞週期停頓在Sub-G1 phase。
體內實驗方面,ACME對PC-3人類前列腺癌細胞移行能力具有抑制效果。推測ACME的抗腫瘤效果是抑制癌細胞的生長而非血管的增生。
論文出處:南台科技大學 生物科技系
論文名稱:中草藥發酵產物對抑制腫瘤細胞之功能性評估
作 者:謝曉惠
出 版 年:2004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中草藥(決明子、板藍根、魚腥草、白花蛇舌草、三七)經樟芝細胞代謝後,可產生具有肝腫瘤細胞毒性的化學物質
論文出處:南台科技大學 化學工程系
論文名稱:樟芝固態栽培與液態發酵菌絲體之成分及其生物活性之研究
作 者:范真綺
出 版 年:2003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固體栽培及液體發酵培養的樟芝菌絲體,其乙醇萃取物和熱水萃取物對於抗菌能力、抗氧化能力及抗癌能力,皆有良好效果
論文出處:南台科技大學 化學工程系
論文名稱:天然食材的樟芝發酵產物對抑制腫瘤細胞之評估
作 者:張紹欣
出 版 年:2003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天然食材經樟芝代謝後,可能產生一些具有腫瘤細胞毒性的化學物質,其抑殺腫瘤細胞可能是經由細胞凋亡的機制來進行。
論文出處: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研究所
論文名稱:牛樟菇子實體乙醇萃取物誘導HL60細胞凋亡之研究
作 者:呂美津
出 版 年:2003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牛樟菇子實體之乙醇萃取物誘導人類白血病前骨髓細胞(human promeylocytic leukemia cell, HL 60) 發生細胞凋亡的現象
論文出處:國立臺灣大學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樟芝菌絲體之甲醇萃取部分對人類肝癌細胞株(HepG2)生長抑制作用的機轉探討
作 者:張中姿
出 版 年:2002
分 類:抗癌
論文結論: